本报头条|“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江苏13市公安机关共同打造“苏超”赛事安保“金牌”综述

本报头条|“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江苏13市公安机关共同打造“苏超”赛事安保“金牌”综述

时间: 2025-11-07 21:42:44 |   作者: 上海五星体育在线高清直播

4:3,经过90分钟艰苦鏖战和扣人心弦的点球大战,11月1日晚,在南京奥体中心62329名现场观

  4:3,经过90分钟艰苦鏖战和扣人心弦的点球大战,11月1日晚,在南京奥体中心62329名现场观众见证下,泰州队战胜南通队,赢得首届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冠军。

  首届“苏超”联赛自2025年5月10日开赛到11月1日决赛,全省13支城市代表队,经过13轮78场常规赛、7场淘汰赛,共举行85场比赛。整个赛季“苏超”观众超243万人次,场均超2.8万人。其中南京奥体中心场场超6万人,决赛观众人数再度刷新中国业余足球联赛上座纪录。

  其中,江苏13个设区市公安机关充分发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大局观念和担当意识,尽职履责、倾情奉献,甘当“无名英雄”,为赛事安保工作付出大量心血,与宣传、体育、文旅等部门一起,群策群力、齐心协力,合力把一项城市足球联赛成功打造为推动体育、文旅、消费共同发展的“超级IP”,为整个赛事的顺利举行增添了厚重的平安底色,交上了赛事安保的满分答卷,充分体现了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建设的累累硕果。

  “苏超”不仅是球场上的比赛,也是全方位的城市管理治理之赛;不仅是城市形象之赛,也是安全风险防范之赛。

  一场安保一次大考,一场赛事一个方案。今年“苏超”南通共有8次主场比赛。南通公安不断创新安保机制,精心制定每一场赛事的安保方案,科学调配安保力量,确保赛事安全有序。南通公安聚力打造智慧安保、人文安保、法治安保、全域安保“四型”安保新模式,搭建的“1个联合指挥部+N个责任区分指挥点”体系,整合了公安、消防、医疗等12个部门数据,实现了“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

  面对数万球迷的聚集,南通公安将内场精细划分为90个网格,每个网格部署“一警、一辅、一保安”的3人小队。这一布局确保“最强大脑”发出的任何指令,现场发现的任何状况,都能“秒级响应”。

  11月1日晚,南京不仅有“苏超”决赛,奥体中心体育馆同时举办姜育恒演唱会,江北青奥公园有刘若英演唱会,3场活动观众超8万人。“因为‘苏超’都在周末,几轮下来,我们习惯了大型活动齐聚带来的超大客流,也历练出了丝滑应对的底气。”南京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赛事将近结束,一架“金陵飞鹰”交警无人机从奥体中心南门起飞,沿着奥体大街由东向西飞到庐山路路口,悬停拍摄路面车流情况。

  散场后,以奥体中心为圆心的机动车流大量向外涌出,由南北大门向外辐射4个路口信号灯实行机动车“绿波”放行。从无人机回传画面看出,庐山路路口直行、左转车道迅速蓄积大量汽车。此时,无人机画面正无缝对接至南京交警信号配时中心,后台算法随即对相关路口信号配时方案进行自动优化调整,保障机动车高效有序通过。

  “苏超”宿迁赛区6场比赛在宿迁市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场均观赛人数2.6万人。为做好安保工作,宿迁市公安局以每场赛事安保工作“从零开始”的要求,场均投入安保力量1700人。他们不断优化安保实战体系,专门研发风险研判模型,及时消除隐患,护航赛事安全。在每一场赛事入场口,宿迁公安架起6道“智慧防线”,球迷“刷脸秒过”,包裹快速安检,球迷有序入场;赛场内外,看台执勤组、武装巡逻组、搜排爆组等现场安保小组严阵以待,“固定值守+机动巡查”相结合的勤务模式,让现场秩序平稳,圆满完成主场安保任务。

  为消除“黑飞”无人机带来的安全隐患,宿迁公安通过无人机反制设备、反制车辆,建立外圈关注、中圈预警、内圈处置三级预警处置机制,开展“查、控、处”一体化工作,保障了奥体中心现场空域安全。

  “苏超”比赛期间,无锡公安超前部署、精心组织,以“安全平稳,热烈有序”为目标,探索构建“智慧安保”新格局。

  赛前,无锡公安多次实地踏勘场地,检查入场安检、看台区域划分等关键环节,出动警犬进行安全检查。比赛中,搭建现场安保指挥部,采用“科技+人力”双轨安保模式,运用“安保超图”科学排布警力,部署电子警犬、人形机器人、水陆两栖球形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执行巡逻任务。同时,多警种紧密协同,设立临时警务室,及时处置突发状况。赛后,启动“分级分流”机制,通过电子显示屏和广播系统实时发布离场路线,联合交通运输局增开免费公交接驳专线,实现了散场“零拥堵、零事故”。此外,无锡公安还对全市80处户外直播点位进行安全监管,确保赛事期间全市安全有序。

  在8月2日结束的“苏超”联赛第八轮比赛中,淮安队主场以3:0战胜苏州队,延续了开赛以来的主场不败纪录。赛场激战的背后,淮安公安推行的“一赛事一方案、一区域一策略”精准安保体系,为赛事安全有序和球迷的良好体验提供了坚实保障。

  赛事未启,方案先行。针对本轮赛事,淮安公安未雨绸缪,超前成立了赛事安保指挥部。通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组织实地踏勘,量身定制了包含应急处置在内的详尽总体方案,确保安保工作全方位贴合足球赛事的特定需求。

  同时,依托“智慧安保”系统,淮安公安将奥体中心及周边科学划分为不同风险等级的核心区、管控区和疏导区,并实施差异化布防。从定制化的顶层设计到分区化的精准施策,淮安公安通过层层落实的安保责任,构筑起一道无形而高效的安全防线,确保了数万名球迷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尽情享受足球运动带来的激情与快乐。

  近半年的“苏超”赛事期间,我省各地公安机关以科技赋能安保,一系列“黑科技”装备惊艳亮相赛场,在实际应用中大显身手,为赛事安全筑牢坚实防线日,扬州体育公园举行的“苏超”联赛第四轮比赛中,扬州公安部署的水陆两栖球形机器人首次在省内大型活动安保实战中亮相。该机器人直径80厘米、重达190公斤,搭载L4级自主巡航系统,可沿预设路线度全向感知能力,还能进行声波驱散、强光照明、辅助抓捕等操作。

  此外,扬州公安还部署了警用机器狗。它具备线上巡逻功能,且具有亲和力,能协助排查人员密集区域的安全隐患。同时,还有空地一体无人车,可无人驾驶、自动巡逻,标配无人机方舱,能放飞无人机从高空俯瞰全局。在“苏超”第六轮扬州队主场对阵无锡队时,23架警用无人机组成的“云鹰战队”翱翔天际,实时监测赛场及周边动态。

  今年“苏超”比赛期间,苏州主场位于姑苏古城区内的苏州市体育中心,交通路况复杂、停车资源紧张。针对这一情况,苏州公安交管部门创新应用“羲和巡路”信控智能体模型(在前不久全省公安交管大数据建模比武中,该模型取得一等奖),以活动现场为核心,精准划分管控圈层,实现跨区信号联控,构建“中心开花、梯次绿波”散场方案。比赛后,航拍主赛场及周边,3万多球迷25分钟内丝滑退场,毗邻的西环高架车行正常,30分钟内整个区域的交通恢复如初。

  “依托模型实时检测流量、车速等交通要素,能够自动生成信号配时方案,动态调优周边路口秩序。”姑苏公安分局交管大队大队长夏季说。配套VR实景导览、停车场数据更新、互联网导航诱导等信息的引导,实现比赛时间停车场利用率大幅提升,交通影响时长明显减少。

  6月28日,在连云港队对战淮安队的比赛中,热情的球迷呐喊声此起彼伏,与此同时,连云港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指挥调度大队教导员陈俊翰和团队成员正指挥着“警航”无人机战队多点布阵,俯瞰全景。

  依托“天空视角”,他们细致观察赛场内外动况,实时监测看台人流密度、通道通行情况,排查潜在安全隐患,并通过画面同传为地面安保指挥提供精准的信息支撑。依靠自主研发的“火眼”无人机侦查反制系统,开机仅1分钟,即自动完成安保空域“黑飞”清理,为“苏超”赛事打造了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针对“苏超”赛事安保中低空域安全挑战,连云港公安亮出“空地一体”防控新战法,组建警用无人机编队化身“空中哨兵”,在赛事核心区及周边进行常态化、网格化巡航。

  “徐州!必胜!”5月31日,徐州奥体中心内,“苏超”第三轮比赛激战正酣,2万余名球迷的激情被主场胜利彻底点燃。而在欢腾的氛围之下,一场无声的守护正由徐州公安的“智慧大脑”精密执行,确保了全场观众的财物安全。

  比赛当日,一套名为“扒窃犯罪预警打击模型”的智慧系统高效运转,它如同一个无形的安全滤网,系统通过实时布控,敏锐地预警识别出4名有盗窃前科的可疑人员正在赛场周边活动。信息即刻被推送至属地派出所,民警迅速出动,及时清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最终,这场2万余人参与的盛会实现了扒窃警情的“零发生”。

  这套全省首创的系统,是徐州公安将科技赋能警务的典范。它整合了20余个警种资源和46.1万路监控的动态信息,构建起覆盖“人、车、物、场”的全息感知网络。它将侦查模式从传统“人海战术”升级为“数据驱动”,实现了“屏上指挥、端上赋能”的智慧打防,让扒窃犯罪在密集人流中也无处遁形。

  “苏超”赛事期间,全省各地上万名各警种公安民警投身赛事安保工作。他们坚守岗位,既严格尽责履职,又温情提供帮助,在赛场内外演绎了一幕幕暖心故事。

  为让妻子安心执教,王晶主动扛起更多家庭责任。身为交警,他白天像陀螺般连轴转,晚上还常加班,始终努力在工作与家庭间寻找平衡。

  每逢泰州队主场比赛,两人仅一栏之隔,却各司其职,在不同“赛场”为同一座城市拼搏:王晶在执勤点位忙碌,指挥车辆、引导观众、处理突发路况,警服常被汗水浸透;周高萍则在绿茵场上带领小将们奋力拼搏,为城市荣誉而战。“男‘主’外守秩序,女‘主’内拼赛场,岗位不同,但为泰州争光的目标一致。”王晶这句轻松的调侃,正是夫妻俩“双向奔赴”的真实写照。

  “不能扫兴,要‘保兴’!”9月20日晚,盐城奥体中心欢呼震天,“苏超”第十二轮盐城队主场迎战连云港队,而盐城市公安局交管支队盐南高新区大队科城中队中队长赵金忠正在场外默默守护3万球迷的平安与尽兴。

  当晚,从连云港自驾来看球的王女士一家遭遇交通事故,情绪低落。接警后,赵金忠并未简单划分责任,而是主动协调,最终安排他们驾驶备用车辆顺利观赛。他说:“交警的工作不止于定责,更要保护大家的兴致,传递城市温度。”

  为破解“停车难”,他手绘地图、挖掘潜力,将周边车位增至9000多个;面对客队球迷入场绕行问题,他优化路线,将“南门下、东门进”改为“南门下、南门进”,省时又安全。从引导车辆到散场疏导,每一个细节他都反复推敲。他的对讲机几乎不停,同事一有拿不准的事,第一个找的就是他。

  要说今年的“苏超”,收获最大流量的城市非常州莫属。常州公安在“苏超”安保工作中同样奉献了许多暖心服务故事。6月21日比赛后,南通一位球迷手机损坏,无法联系家人和坐车返程,新北交警大队三井中队长钱灏想起奥体附近有南通球迷组织的大巴,便带他找到大巴车师傅,协调将其送上车,并让师傅到南通后联系其家人来接。

  8月16日晚,镇江球迷协会“镇战队”的球迷乘坐大巴车返程时因机械故障抛锚,常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队员路过,果断让出自己的车,还联合交警随行护送镇江球迷平安返程。

  据统计,从6月21日“苏超”常州主场开赛至9月14日,常州公安共投入警力4000余人次,保障了超过10万人次的观赛安全,受理群众求助300余次,找回失物100余件,调解纠纷50余起。

  “谢谢警察同志,镇江太贴心了,下次还要来玩!”一位南通球迷在大巴上对着交警挥手道谢。这句由衷的感叹,源自镇江公安为南通球迷量身打造的全程“暖心通道”。8月2日,镇江队主场迎战南通队,镇江公安提前部署,主动前移服务关口,提前安排警力在高速出入口迎接南通球迷大巴。车队抵达后,三辆铁骑开道引导,护航球迷安全、顺畅直达体育场,这份“东道主”的热情让客场球迷倍感温馨。

  针对球迷对场地不熟的问题,民辅警早早在大巴下客区迎接,来回提醒,不时为小孩和携带助威物料的球迷搭把手,全程指引球迷通过专用通道高效安检、有序入场,实现了从路途到看台的“无缝衔接”。散场时,民警提前在南通球迷看台出口处疏导,手持醒目的指引牌,微笑着道别,直到最后一辆球迷大巴平安驶离。


上一篇:这些场景解锁智慧城市“超能力”

热门产品

热门文章